您的位置:首页>频道 > 调查 >

让绿色智能融入城市动脉 世界看热讯

2023-06-24 09:31:15    来源:三峡日报

绿色低碳、智慧赋能,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两大主题。

“绿色+智慧”交通发展如何?近年来,宜昌市以绿色交通建设为抓手,打造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,让智能基因融入城市动脉,以“绿色+智慧”交通赋能高质量发展 。


(资料图片)

智慧的士描绘绿色风景

6月15日,宜昌东站。随着乘客陆续出站,站外的出租车也忙碌起来。出站口附近,数十辆干净亮丽的出租车整齐划一、停成两排等候乘客上车,其中有不少车牌都是“鄂EDT”牌照。

“我的车是去年初公司刚换的新能源车,‘鄂EDT’牌照都是新能源出租车。”出租车师傅告诉记者,去年初,公司一次性更换了20多台新能源出租车。

出租车车主张涛说,更换前的天然气车型,每公里花费在2毛6到3毛钱之间,而新能源汽车,每公里只花费1毛钱左右。对于营运车辆来说,新能源车辆无疑是最优选择。

近年来,宜昌市大力推动新能源车在出租汽车领域应用。严把审核关,确保城区新增网约车新能源比例达到100%。2022年,全市提前报废更新出租车200余辆,全市1893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天然气、新能源车型,并统一更换出租车顶灯,更新车辆4G终端设备。今年新增网约车259辆,新能源车辆比例100%。

“我们拟出台新能源出租车补助政策,推动出租车行业加快电动化。”市道路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出租车客运大队负责人刘念介绍。为助力行业绿色转型,今年,我市还将筹建2座出租车换电站。该项目由三峡水利与三峡旅游公司合作。目前,三峡水利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。

据介绍,为充分提高出租车行业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,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,2022年,市交通道路综合支队建成城区出租车智能化管理系统,信息系统具有处理投诉、失物查找、交通事故责认定、运营调度、警报处理、视频执法等功能,系统投入应用后,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综合效益,助力行业管理。

“聚焦出租车投诉快办快处,出租车4G系统大大提高了投诉查实率,上半年通过系统处理投诉918起,行政处罚25起,有效缩短投诉办理时限,提高了出租车服务水平。”刘念说。

聚焦服务群众,今年2月20日,宜昌市成立城区出租车求助服务中心,充分利用出租车智能化信息装置的失物查找功能,与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、各出租车公司形成联动,全面提高乘客遗失物品找回率。自中心试运行以来,截至6月20日,已帮助822位乘客查找遗失物品,累计找回失物571余件,价值接近99万元,群众满意率高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

智慧公交助力绿色出行

6月13日,市民刘雨从伍家岗区出发前往点军区。她在手机APP上查好公交线路和时间,便出了门。

“现在出行很方便,家门口就是BRT,还能看好时间再出门。”刘雨的感受,也是宜昌大多数市民的心声。

近年来,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宜昌公交线网覆盖面逐步扩大,并持续得到优化调整,更好适应了城市发展变化和市民出行需求。

作为湖北省内首条BRT,2018年,宜昌BRT全线建成运营,以“1走廊+N支线”联通城市组团,全程运行时间缩短40%,运营车速由10-15公里/小时提至20-25公里/小时,免费换乘率为32%至48%。让宜昌的街巷出行畅通起来,市区90%区域进入30分钟生活圈,日均减少约5万次机动车出行,乘客平均候车时间缩短至6分钟。建成之后的BRT,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市民出行,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拥堵。

以BRT为支撑点,宜昌公交创造性的实施“线网革命”,扩大公交线网辐射范围,研究市民出行热力分布,推行“一线一策”,精准运力投放,提高车辆运输效率。目前已形成涵盖6个行政区域的83条线路,覆盖中心城区181.07平方公里,线网比例达81.2%,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%,公共汽电车线路网密度达2.57公里/平方公里,公交出行愈加便捷。

在低碳出行的号召下,城市公交车辆也在不断绿色化。2021年,国内首批10台18米纯电动铰接车投运宜昌,猇亭区域内公交运营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。至2022年底,我市公交车辆总数达856辆,折合1111.7标台,其中绿色公交车辆数达833辆,折合1087.8标台,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97.9%,公交车辆更加环保低碳、节能低噪。

“通过科技赋能,宜昌公交也插上了科技翅膀。”宜昌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依托“城市大脑”建设的“公交小脑”,融合生产运营、管理决策、支撑集成三大系统,八大核心模块产生交互,智慧公交应运而生。升级公交车4G监控设备,车辆运营状态开启“上帝视角”,调度排班一键敲定,实名乘车全面推行,BRT站台监控无死角,车辆防护隔离门全部改造,排查线路安全风险点,拍摄安全行车视频,影、音、画三位一体,人、车、线有效管控。

宜昌自主研发的“宜知行”APP迭代升级,集业务办理、线路查询、咨询服务、失物招领等功能于一体,目前注册使用人数破46万,点击量超5亿次,拓展10种乘车电子支付方式,电子支付比例达92%。建有77条公交线路乘客微信群,及时发布信息,实时互动交流,23000多名乘客成为公交“铁粉”和社会监督员。在数据资源融合的加持下,老年卡升级为“敬老卡”、学生卡调整为“少年卡”,免去年审繁琐流程,让数据多跑路、乘客少跑腿。

绿色航运守护一江碧水

6月9日10点20分,随着清洁船舶“蓝江6号”接收“祥龙救助2002”交付的50公斤生活垃圾、4.5立方米生活污水,“净小宜”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接收成交单次累计突破50万。

2019年11月28号,国内首创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“净小宜”在宜昌上线,实现了船、港、岸各节点对接和船舶污染物处置闭环管理。系统自运行以来,累计服务近50万艘次待闸船舶,接收船舶污染物494552吨。通过数字赋能,船舶污染物闭环处置成为行业共识,垃圾偷排情况基本绝迹,污染防治成效显著。

绿色航运,是宜昌建设绿色交通的重要一环。“净小宜”的成长,只是宜昌打造绿色智能航运的一个缩影。

去年3月,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船舶“长江三峡1”在宜昌秭归新港首航。该游轮采用清洁水电能源,一次充电可续航100公里,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,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。若以一辆百公里油耗10升、年行驶里程1万公里的家用燃油车计算,该车每年碳排放量约为2.7吨。那么“长江三峡1”的年减排量相当于600多台家用轿车。

去年9月,国内首艘绿色智能130米三峡船型散货运输船“理航渝建1”号完成首航。这艘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万吨级三峡船型船舶,搭载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,正是在枝江研发下水。

近日,宜昌交通港航部门打造的全省首艘纯电动“船检示范工作艇”——“鄂港航0100”投入使用,该纯电动工作艇由湖南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,主船体采用钢质材料,船长19.68米、船宽4.8米、型深2.2米,配备2台110kw推进电机,电池容量586Kw·h,续航时间2.2h,最高航速可达21Km/h,航行于内河B级航区J2级航段。

近年来,宜昌着力构建新能源船舶示范应用场景,在客运、货运及公务领域率先突破,努力争当新能源船舶“领跑者”。2022年,宜昌新建船舶125艘,36万总吨,占全省一半以上。其中新能源船舶28艘,占全省新建新能源船舶的56%。

在岸电充电领域,宜昌同样有了新的技术突破。随着宁德时代、楚能新能源、欣旺达等企业先后落户宜昌,为绿色船舶产业链补上了船用动力电池生产的重要一环。目前,长江宜昌段63个经营性码头实现了岸电全覆盖,打造了港口岸电技术标准体系和示范样板。

坚持绿色发展,宜昌港实现了高颜值与高产值的并线突进。2022年,宜昌港实现港口吞吐量与吞吐能力“双过亿”目标,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12386万吨,整体实力进入长江内河港口第一方阵。2023年首季度强势开局,完成港口吞吐量3394万吨,同比增长43.8%。

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。“市交通部门将认真践行长江大保护理念,发展绿色航运,护一江碧水东流。”宜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 通讯员 王银环)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